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这一点几乎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但细究印度是如何被英国征服的,许多人或许并不清楚。印度,尽管历来军力薄弱,却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人口基数,曾一度拥有相当强大的国力。因此,英国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场外配资,不仅历时超过两百年,而且过程中充满了曲折和波折。在印度最终放弃抵抗之前,曾多次发动大规模反击,其中更是导致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度覆灭。今天,我们就来细述印度这段近200年的抵抗历史。
或许许多朋友都听说过“印度自古以来并非一个统一的国家,正是英国把印度捏合在一起”的观点。但事实上,这个说法虽然有其道理,但并不完全准确。确实,古代印度长期缺乏统一的中央政权,但在英国人抵达之前,印度已经出现了较为统一的莫卧儿帝国。
展开剩余86%莫卧儿帝国是由16世纪时从中亚进入印度的征服王朝建立的,统治者与蒙古征服的遗留血脉有所关系,因此,帝国被称为“莫卧儿帝国”,即“蒙古帝国”的意思。莫卧儿帝国在其鼎盛时期,领土面积接近400万平方公里,几乎覆盖了今天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区,除了印度半岛最南端的部分区域外,几乎无一遗漏。此外,莫卧儿帝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政权,地方的财政、税务与民事事务都由中央直接管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莫卧儿帝国的存在才让印度实现了较为有效的统一,而不是由英国来完成。
不少人可能误以为,近代印度经济一直比较落后,其实这也是一种常见误解。印度在古代曾长期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现代研究表明,公元1600年前后,莫卧儿帝国的GDP占全球总量的22%左右,仅次于中国的明朝,位居世界第二,其经济总量甚至超过了西欧的总和。因此,那个时期的印度仍是世界上相对富裕的地区之一。
当英国殖民者到达印度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拥有较强国力和富足经济的庞大帝国。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自然不可能采取强硬的手段来征服印度。因此,英国东印度公司便应运而生,作为一个以贸易为幌子的、实际以殖民为目的的组织。
公元160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只抵达了印度西海岸的苏拉特地区,并于1611年获得莫卧儿帝国的官方许可,在苏拉特建立了一个用于贸易的据点。三年后,英国人在印度东海岸的黑苏利珀德姆建立了第二个贸易点。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印度当时已经处于统一的莫卧儿帝国统治下,因此,东印度公司也很快派遣了一个外交使团,前往莫卧儿帝国的首都阿格拉,寻求获得莫卧儿皇帝贾汉吉尔的支持。
这个使团由英国国王詹姆斯的特使托马斯·罗(Thomas Roe)率领,于1616年抵达阿格拉。在随后的三年里,托马斯与贾汉吉尔进行了多次会面。有记载称,托马斯为贾汉吉尔带去了许多箱红酒,贾汉吉尔对这些红酒情有独钟,甚至与托马斯成为了酒友。借着这段酒友关系,英国人在印度的贸易请求得到了莫卧儿官方的批准。
随着英国与莫卧儿帝国的关系逐渐加深,东印度公司逐步在印度建立了更多的贸易据点,到1647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已经拥有了23个贸易点。然而,英国人并不满足于此,逐渐在这些贸易点周围建立了城堡,把不少贸易点转化为军事要塞。随着军事力量的增强,英国公司也开始逐步采取一系列军事行动,虽然这些行动初期主要是针对其他欧洲国家如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等的贸易殖民,但同样引起了莫卧儿帝国的警觉。
到了1689年,莫卧儿帝国曾派出大将西迪·雅库布率领的舰队围攻东印度公司在孟买的据点。东印度公司虽顽强抵抗了一年,但最终不得不投降,支付了大量赔款,并承诺将来谨慎行事,遵守当地法律,最终换来了莫卧儿军队的撤退。
直到18世纪初,莫卧儿帝国的强大中央政权依然使得东印度公司不敢轻易进行军事扩张。然而,1707年莫卧儿帝国皇帝奥朗则布去世后,帝国的内部局势急剧恶化,先后发生了马拉塔联盟的叛乱,帝国的军队被击败,政权陷入割据混乱。东印度公司看到这个机会,迅速采取了行动。1717年,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地区取得了征税权,从此,印度的殖民进程大幅加速。
卡纳提克地区成为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扩张的重要桥头堡。英国和法国的东印度公司在当地支持了不同的军阀并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这场冲突非常惨烈,造成了大量当地民众的伤亡,甚至超过100万人死于这场战争。东印度公司的军事实力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
1756年起,英国与法国在全球展开了七年战争,卡纳提克战争迅速升级,扩展到整个南印度和孟加拉地区。1757年,英国在孟加拉的普拉西战役中击败了法国支持的当地统治者达乌拉,迅速掌控了孟加拉,取得了印度的主导权。
1764年,东印度公司对莫卧儿帝国发动了正面挑战。公司派出1.7万军队与莫卧儿帝国的4万大军激战,在布克萨尔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经过两天的激战,莫卧儿军队惨败,东印度公司得以接管孟加拉、比哈尔和奥里萨三个地区的行政管理权。这一战标志着莫卧儿帝国对印度的统治彻底崩塌,东印度公司也正式开始主导印度的政权。
随后,东印度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逐步占领了印度的主要地区,包括吞并了阿萨姆、信德、旁遮普和克什米尔等地区,至1850年代,东印度公司几乎控制了整个印度。然而,随着英国对印度的统治逐渐加剧,印度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贫困和饥荒横行,社会动荡加剧。
1857年,印度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民族大起义。这次起义是由东印度公司向印度军队发放新式步枪引发的,因子弹纸皮涂有猪油和牛油的消息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士兵中引起强烈反感。起义爆发后,英国政府迅速从克里米亚和中国等地调兵增援,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围困,最终英军攻占了德里,并将莫卧儿帝国的皇帝巴哈杜尔二世俘虏。莫卧儿帝国宣告灭亡,印度的反抗最终以失败告终。
尽管这场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却给英国带来了惨重的损失,约6000名英国士兵阵亡,印度民众的死伤人数更是惊人,死亡人数据估算已超过80万。最终,英国政府决定收回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控制权,并于1858年通过印度政府法案,正式将印度的统治权收归英国政府。从此,东印度公司宣布解散,英国开始全面接管印度的殖民统治。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